新闻公告

新传动态

朱鹮保护融入基础教育创新构建生态育人体系——“古意唤新生,薪火新相传”实践团赴洋县南街小学"鹮梦生态"教育开展专题调研

2025-07-11

7月10日,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古意唤新生,薪火新相传”实践团赴洋县南街小学开展以“朱鹮保护与中华文化传承”为主题的三下乡调研。作为全球唯一野生朱鹮种群复壮地,洋县将生态保护与传统文化教育深度融合,南街小学更以“鹮梦生态”为核心,构建起独特的校园文化体系,成为当地生态教育的一张名片。


5


校服上的朱鹮:生态符号融入日常

走进南街小学,朱鹮元素无处不在:校徽上的朱鹮振翅欲飞,校服背后绣着朱鹮图案,孩子们以肢体模仿朱鹮的优雅姿态,走廊里挂满学生手绘的《朱鹮迁徙图》《我给朱鹮安个家》等作品。校长王彦军介绍:“我们以‘生命成长、鹮梦生态、幸福生活’为育人目标,将朱鹮的‘友爱、和善、忠诚、坚毅、优雅、端庄’六大品质融入德育体系,分年级设立‘梦娃基础星’‘飞翔榜样星’等星级评价,让生态保护成为学生的行为自觉。”

这种设计并非偶然,自1981年洋县发现全球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后,当地通过禁施农药化肥、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使朱鹮种群突破1.1万只。南街小学将朱鹮文化融入校徽、班牌、校歌,通过“鹮梦课堂+特色社团+研学实践”三位一体模式,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受生态保护的意义。


6


童声里的守护:从认知到行动的转变

调研中,实践团通过访谈发现,当地小学生对朱鹮的认知已超越“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这种情感源于学校丰富的实践活动:在“护朱鹮”社团中,孩子们学习朱鹮救助知识,参与模拟巡护;在“统文化周”里,将生态保护与传统习俗结合。

更令人触动的是,学生们将保护意识延伸至社区。以“小手拉大手”的传播模式,构建属于南街小学“专家—师生—家长”文化传播链的成果展示。


截屏2025-07-13 19


课堂外的课堂:生态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朱鹮保护不仅改变校园,更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南街小学的实践正是这一理念的微观缩影。学校通过“朱鹮文化进校园”课程,带领学生走进朱鹮保护区,跟随专家观察朱鹮筑巢、觅食,并参与土壤检测、有机种植等实践活动。让大家了解“原来保护朱鹮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饭碗,以后我要当生态科学家!”


9


从校服上的朱鹮图案到课堂里的生态实践,从童声中的守护誓言到田野间的绿色转型,洋县南街小学以朱鹮为媒,构建起“文化传承—生态教育—乡村振兴”的闭环体系。正如洋县教体局局长蒙刚所言:“朱鹮是洋县的生态名片,更是教育创新的鲜活教材。”当孩子们在画布上勾勒朱鹮的优雅身姿时,他们也在心中种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种子——这或许是对中华文化传承最生动的诠释。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