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新闻与资讯

《数字摄影与摄像》课程建设---岭南文化实践专题

2025-04-27

2025年4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师生以“岭南文化的数字叙事”为主题,开展了一场融合传统建筑、历史文物与非遗技艺的摄影实践活动。学生们深入广州陈家祠、广东省博物馆、沙面岛地点实践,通过镜头捕捉文化瑰宝的细节之美,并运用数字技术赋予传统艺术新的表达形式。 


图片

陈家祠

雕刻艺术与数字赋能的碰撞

作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陈家祠以其“三雕二塑一铸一画”的装饰技艺成为学生创作的灵感源泉。在聚贤堂前,学生们利用微距镜头记录木雕神龛的繁复纹样,通过延时摄影展现灰塑在光影下的色彩变化。 


图片
图片

图片

广东省博物馆 

科技赋能文物叙事

在广东省博物馆的“土火之艺”陶瓷展厅,元代《唐僧取经》故事图枕成为焦点。学生们通过混合现实(MR)设备,将磁州窑瓷枕上的西游角色动态化,揭示《西游记》成书前的民间故事流传脉络。同时,馆内“粤藏万象”主题展的数字化互动区成为实践课堂:潮州木雕“贴金工艺”的虚拟体验,让学生们探索文物背后的科技叙事逻辑。“数字技术不仅延展了文物生命力,更让年轻一代成为文化传播的桥梁。”


图片
图片
   
图片

广州沙面

欧陆风情与构图美学的实践

沙面岛的巴洛克式领事馆、哥特式教堂与文艺复兴风格建筑群,成为学生练习建筑摄影的天然课堂。他们运用对称构图突显英国领事馆的庄重,以广角镜头捕捉海关馆舍的恢弘,并通过俯拍视角展现露德圣母堂尖塔的垂直张力。部分学生尝试将历史照片与当下影像叠加,制作成动态数字拼贴,呈现沙面从租界到文化地标的百年变迁。每一扇拱门都是一帧电影画面,通过镜头语言让历史‘活’在了图层里。


图片
图片


从岭南建筑的雕梁画栋到陶瓷古镇的窑火薪传,数字媒体艺术学子以镜头为笔、科技为墨,书写着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这场实践不仅是对技艺的锤炼,更是一次文化基因的数字化觉醒——让历史在像素中重生,让艺术在代码间流转。 


图片

学生部分作品展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