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艺动态 | 薪火传延安!——赴红色圣地,沉浸式感悟初心力量
为深入学习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响应团省委号召,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组织师生奔赴延安,开展主题研学活动。经济管理与传媒艺术学院(传媒艺术系)学子满怀热忱参与其中,在红色圣地的实地探访中,重温峥嵘岁月,汲取奋进力量。
车厢里的“红色序曲”——精神传承在路上
研学之旅的序幕,在驶向延安的车厢内悄然拉开。带队老师以生动的讲述,带领师生回溯延安精神的诞生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面对物资极度匮乏、军事压力严峻的双重考验,始终坚守信仰、迎难而上,成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随着《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南泥湾》等经典红歌的旋律在车厢内回荡,师生们的思绪被拉回那段艰苦卓绝却充满希望的岁月,红色的种子在心中悄然萌芽,为此次研学之旅奠定了浓厚的精神基调。

研学路上的“红色足迹”
第一站:杨家岭革命旧址
研学首站,师生们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见证了党的七大召开、毛泽东思想确立等重大历史事件。在一间间简朴的窑洞前,在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旁,师生们驻足聆听讲解,仿佛穿越时空,切身感受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艰苦环境中运筹帷幄、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坚定信念与使命担当。

第二站:宝塔山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当师生们登上研学第二站——宝塔山,贺敬之笔下的深情诗句有了最真切的呼应。宝塔山作为延安的象征,矗立在延河之畔,见证了延安的沧桑巨变。站在山顶俯瞰延安城,师生们心中满是崇敬,更深刻理解了“延安精神”背后沉甸甸的历史分量,坚定了传承红色血脉的决心。

第三站:红街“再回延安”情景剧
如果说革命旧址是“静态”的历史课堂,那么红街的“再回延安”情景剧则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动态”的红色盛宴。作为研学第三站,这场沉浸式演出以真实历史为背景,通过演员们生动的演绎,将延安时期军民同心、艰苦奋斗的故事娓娓道来。师生们仿佛置身其中,与历史人物“对话”,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对延安精神的理解也更加立体、深刻。



第四站:延安革命纪念馆与安塞腰鼓体验
研学第四站,师生们首先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馆内丰富的文物、详实的史料,系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光辉历程。从珍贵的革命文献到斑驳的武器装备,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故事,让师生们在参观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随后,在纪念馆广场上,一场热闹的安塞腰鼓体验活动点燃了师生们的热情。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系上腰鼓、挥动红绸,跟着节奏敲响鼓点。激昂的鼓声、整齐的动作,不仅让师生们亲身感受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更以这种充满活力的方式,传递出陕北人民乐观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让红色文化在互动中焕发新的生机。


第五站:枣园革命旧址与特色思政课
研学第五站,师生们来到枣园革命旧址。这里曾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窑洞前的枣树、小院里的石桌,都留存着革命先辈的生活印记。


在枣园,师生们还聆听了由延安市党校冯教授主讲的特色思政课《延安窑洞里有马列主义》。冯教授以生动的案例、深刻的分析,解读了“延安窑洞里为何能孕育马列主义”,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在艰苦环境中坚持理论创新、指导革命实践。课堂上,师生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理解,坚定了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信念。

最后一站:南泥湾
研学的最后一站,师生们来到闻名遐迩的南泥湾。这里因“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的故事而家喻户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更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泥湾,师生们首先聆听了现场思政课《三五九旅开发南泥湾及南泥湾精神》,了解了三五九旅官兵在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开荒种地、发展生产,将“烂泥湾”变成“好江南”的奇迹。随后,在庄严的党徽广场上,全体师生齐声合唱《南泥湾》,熟悉的旋律、嘹亮的歌声,既是对革命先辈的致敬,也是对南泥湾精神的传承,将此次研学之旅的氛围推向高潮。

舌尖上的“红色味道”

除了丰富的红色研学活动,延安特色美食也成为连接学子与陕北文化的第一道桥梁。研学期间,师生们品尝了洋芋擦擦、油馍馍,黄米饭、等当地特色美食。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陕北人民的生活智慧与热情好客,在满足味蕾的同时,也让师生们更直观地感受陕北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拉近了与延安的距离。
研学归来:传承精神砥砺前行
两天一夜的延安研学之旅虽已结束,但红色的记忆与延安精神的力量却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师生心中。从革命旧址的实地探访到沉浸式的情景体验,从生动的思政课堂到非遗文化的互动感受,师生们在“看、听、学、做”中,深刻感悟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红色之旅,更是一次初心之旅、成长之旅。经济管理与传媒艺术学院(传媒艺术系)的师生们表示,将以此次研学为契机,把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学习与工作中传承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作风,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