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新传动态

暑期“三下乡” | 南街小学创新秦腔传承模式 方言融合时代语言焕发新活力

2025-07-17

7月10日,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秦音永续”暑期三下乡实践团来到汉中市洋县南街小学。当日,南街小学举办的“秦腔文化传承展演”活动正在上演。实践团在调研中了解到,该校学生以关中方言为底色,巧妙融入当代流行表达,对秦腔经典剧目进行创新演绎,既坚守传统戏曲的核心韵味,又贴近青少年认知语境,为新时代传统文化进校园提供了范例。


1


作为当地“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南街小学自2022年起将秦腔纳入校本课程体系,组建“红领巾秦腔社团”,聘请专业秦腔演员担任校外辅导员,系统开展唱腔、身段、念白等基础训练。此次展演的6个节目,均由师生团队共同完成改编创作,在保留秦腔板式结构、表演程式等核心要素的前提下,对台词进行了生活化创新。


2


展演中,学生们的念白既延续了“刚劲有力、韵味浓厚”的关中方言特色,又融入“责任担当不能缺位”“坚守初心方得始终”等当代话语,使传统剧情与现代价值观自然衔接。来自四年级同学们给实践团成员们讲道:“老师告诉我们,改台词不是变味道,是让老故事说‘新话’,现在觉得秦腔里的道理,跟我们课本上学的一样亲切!


截屏2025-07-23 23


学校负责人王老师介绍:“我们改编过程严格遵循“守正创新”原则,唱腔的起承转合、身段的一招一式均严格参照传统规范,仅在台词表述上结合青少年语言习惯进行优化,既避免了“为创新而创新”的形式化倾向,又解决了传统唱词对学生而言“理解门槛高”的问题。”如今,每日清晨的校园里,总能听到学生们“高亢明亮”的练嗓声,秦腔社团已从最初的30人发展到120人。


截屏2025-07-23 23


展演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对现场观摩的秦腔非遗传承人、家长及学生进行了访谈,收集各方对秦腔创新传承模式的反馈。他们将调研数据与实践观察结合,形成了关于秦腔进校园传承现状的分析报告,为南街小学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推动秦腔与其他学科融合提供了针对性的思路,也为后续探索秦腔在年轻一代中的活态传承积累了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