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暨英语四级成绩提升专题研讨会圆满召开
为深入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切实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与四级考试通过率,9月10日中午,传媒系、艺术系在南二创意楼一楼会议室召开“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暨英语四级成绩提升”专题研讨会。经济管理与传媒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吴航行、副院长席洲、学生辅导员代表、大学英语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围绕“分级教学科学实施”与“四级备考协同发力”两大主题展开深度交流。
以生为本:分级教学如何精准对接学生需求?
研讨会上,吴航行副院长首先介绍了目前传媒系、艺术系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现状与挑战,为此,学院本学期启动了2025级新生入学英语测试(结合高考成绩)的分层教学改革,但如何在教学中动态调整层级、精准匹配学生需求,仍需与辅导员协同探索。
副院长席洲指出:分级不仅是教学分层,更是育人责任的共担,分级旨在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辅导员应通过一对一谈话了解学生困惑,帮助其建立“能力可成长”的积极心态。
协同育人:四级备考如何形成“教-管-学”合力?
英语四级考试作为衡量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标尺,其通过率直接影响学生升学就业。经济管理与传媒艺术学院大学英语教研室负责人陈友艳介绍了针对2024级、2023级学生的英语分级实施方案。陈老师指出:“分级教学后,我们将为不同层级学生定制备考方案,学生的备考动力需要‘外部引导+内部驱动’双轮推动。”她建议,后续可推广“辅导员-英语教师-学生骨干”三方联动机制:辅导员负责日常督促;英语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学生骨干带动小组互助。
共识与行动:构建“分层教学-精准辅导-全程陪伴”育人链
经过深入讨论,与会人员达成多项共识,并初步形成以下行动计划:
第一: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召开辅导员与英语教师联席会,共享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度、备考状态等信息,动态调整教学策略;
第二:强化“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衔接,英语教师在课堂中融入四级考点讲解,辅导员依托班级活动开展“英语提升月”,形成课内外协同;
第三:关注特殊群体精准帮扶:对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辅导员与英语教师联合建立“一对一”档案,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提升计划。
“英语学习不是学生的‘个人战斗’,而是需要教师团队与管理人员的‘集体托举’。”副院长席洲在总结中表示,“此次研讨会打破了‘教学归教师、管理归辅导员’的壁垒,未来我们将以分级教学为切入点,以四级通过率为抓手,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英语育人生态,助力每一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收获自信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