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简介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历史是新闻的定稿。一部新华社史,半部中国共产党史。翻开《新华通讯社90年90篇精品选》,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国家通讯社始终坚持党媒姓党,坚持政治家办社的政治本色,可以清晰看到新华社因党而生、为党而歌的奋斗历程,可以清晰看到新华社人迈着坚实步履走过的红色足迹,看到“新华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这90篇精品佳作,既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奇情壮彩”,又是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缩影。90年90篇,每一篇,都是对一段波澜壮阔历史或一个可歌可泣人物(群体)的纪录!
分享学生
孟静
新传媒与艺术学院
网媒2001班
《领导干部要敢于破解难题》
——新华社评论员
上海“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诞生,再次启示人们,对于影响全局、关系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突出问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必须亲自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而不能满足于一般号召。
如何安排好下岗职工,是当前各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遇到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难题。在难题面前,上海市委和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深入调研,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有效地推进了再就业工程的实施,推进了全市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工作方法,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历来所倡导的,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很值得发扬光大。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的转变,是一个相当复杂和艰巨的历史进程,需要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而解决这些问题,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认真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从总结群众实践经验中寻找解决难题的突破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加强调查研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我们的国家这么大,各个地方的情况千差万别,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密切结合起来,到群众中去总结实践经验,大胆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不注重调查研究,心中无数,处于盲目状态,是不可能履行好领导职责的。胸无良谋,手无良策,把一般性号召“贴在墙上,挂在嘴上”,不去落到实处,这种领导方法是不足取的。而满足于热热闹闹摆“花架子”,轰轰烈烈“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则对实际工作百害而无一利。只知对上级指示照抄照转,看似同中央很“一致”,实际上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负责任的消极态度,是应当坚决克服和纠正的。
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是讲求实效的转变,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和社会发展日趋成熟的表现。它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各级领导干部牢记江泽民总书记的指示:“多挤点时间学习,少搞一点应酬;多做些调查研究,少一些主观主义;多干些实事,少说些空话”,把领导水平提高一大步,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新传媒与艺术学院教师点评
教师:马慧
所授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上海,经历了一次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城市功能的大转换,其间产生了高达100万的下岗职工。为了妥善化解这一矛盾,上海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下岗职工进入中心后,由中心保障其基本生活,并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再帮助他们到劳动力市场实现再就业。
下岗工人王国玲正是约100万下岗工人实现再就业的一个缩影。从一名国有企业的下岗工人,到拥有一家规模不小的餐饮企业,王国玲感慨说:“下岗是我们的不幸,但政府却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帮助我们再就业,甚至鼓励我们创业。”
经过几年的努力,上海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100万下岗职工通过这座“桥梁”实现了再就业······2001年,再就业服务中心完成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中心人员全部分流完毕。至此,劳动力市场机制已建立起来,涉及各类人员的各项就业援助政策措施则继续有效······
那个时代,面临历史原因造成债务重、冗员多的难题,上海市政府迎难而上,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行业与困难企业共同负责,政府与社会共同资助,对下岗职工进行托管的创新模式。上海市各级领导干部面对困难,敢担当善作为,诠释着“在其位,谋其政”的责任精神,体现了“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执着追求,彰显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气概。